百度云链接:https://pan.baidu.com/s/26lp7IQ27Yz6cTMrFsNrxFB
现今很多朋友在观影之前都会参考一下豆瓣的评分,评分的高低和影片的票房因而常常有着极高的关联度。
但是这种关联度也并不绝对,有些影片即使在豆瓣能获得颇高评分,票房依旧疲软。
比如2019年上映的《过春天》,被一些影评人打上了“真正的青春片”这样的标签,最后仍票房惨淡,在我所在的三线城市排片比例低不说,在院线的上映时间都没有超过3天。
《过春天》票房未破千万
还有一种片子,没观影的时候,能在网上看到不少的负面评价,但总是能在所在档期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比如《前任3:再见前任》、《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等。
还包括今天我要聊的这部《宠爱》。
我会思考上面那些的起因是这样的:好久没和女朋友一起看电影了,问女朋友最近想看什么片子,她说:“《宠爱》,里面有小宠物还有陈伟霆。”于是我们看了《宠爱》,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有好几次都特别感动,一旁的女朋友更是哭成了泪人。
在观影结束后,我随手看了一下影评,映入眼帘的第一篇就是批评剧本逻辑错误的,我仔细阅读一番,发现写得的确有道理。同时我突然回想起来,我的一个影评人朋友曾吐槽过的2020年第一部烂片,好像就是这部片子。
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好有道理啊,可是我关于《宠爱》的观影体验是真的很棒啊。
我方才领悟,如果仅仅因为评分就放弃了某些影片的观影机会,有时是会有些可惜的。可能我们也需要像国外的烂番茄新鲜度那样“番茄新鲜度”和“爆米花度”两个维度(注:新鲜度由影评人通过对影片的喜欢程度得出;爆米花度由普通观众打分得出)。
《宠爱》这部影片的特点是娱乐性足够,但是短板也十分明显,因此很多朋友给了它“差评”。可是有时候我们要明白电影首先是娱乐大众的“商品”,其次才是“第七艺术”。
不过我也没有否定资深影迷的意思,想起最近的新闻“徐峥十分期待能和娄烨一起合作,但是又因为觉得自己太商业怕娄烨瞧不起他”。
徐峥谈想和娄烨合作
虽然徐峥和娄烨在我眼中都是优秀的中国影人,但是更多人眼中,有艺术追求的艺术家可能更酷一些,这无可厚非。
《宠爱》这部影片,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有很大徐峥的功劳,六组演员得以被召集到这部片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徐峥的圈内人脉,而非新人导演扬子。
在影片整个“运作”过程,有很多的闪光点,推动着影片最终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这种把控能力也不是所有电影人都有的,徐峥大可不必“自卑”。
接下来我想聊一聊《宠爱》的“爽片”方法论
这部影片在结构上借鉴了两部影片:第一部是《真爱至上》,该片是一部以圣诞为背景的4条长故事,5条短故事构成的海外的“合家欢”电影。《宠爱》借鉴了这部片子的多线叙述结构,并且创新的用最后郭麒麟的故事线将所有短故事串联到了一起。
影片《真爱至上》海报
第二部影片是《忠犬八公》,导演扬子曾经被这部片子感动过,因此他希望《宠爱》中宠物们应该有和人类一样的喜怒哀乐,甚至能从动物的表情中看出与人类相似的“小心思”,这种与人相似的情感表达算得上是影片的“大杀器”。
这两点,是《宠爱》的基本骨架,定下了“合家欢”和“宠物与人共情”的基调。而下面提到的几点,则直接推动了影片商业上的成功。
第一点:都市童话
这部电影中有很多看起来十分硬伤的剧情逻辑。
比如看得懂监控,“临危救主”的钟汉良家的猪;再比如几个月时间就能被初中生直接训化成为导盲犬的“天才金毛”。
但是,在上文中我提到了,导演将动物带有人的小心思定位为影片的主要基调之一,更是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想要把这部影片拍摄成“都市童话”。
仔细想来,郭麒麟与巴顿相遇的时候,小狗巴顿为了吃到外卖小哥手里的烤串做得一系列行动已经几乎和人类无异了,这类剧情实在是没法“较真”。
但如果如果这一切都是导演有意而为之的话,把片子中稍有些情欲的钟楚曦和陈伟霆这段故事删去,真像童话一样挺适合孩子看的。成年人如果“不带脑子”,也能获得相当不错的观影体验。
第二点:全年龄段的引发共鸣
影片中的几段故事都并不复杂,但是在每小节人物的设置上却很有特色。
张子枫和吴磊这一组代表着懵懂青春期的情感;阚清子和檀健次一组代表的是初入社会的男女;陈伟霆一家代表着初入婚姻殿堂的小两口;钟汉良一对是事业有成的中产家庭;而于和伟饰演的离婚男和女儿,则带着些中年的落寞。
五组故事对应着五个可能会走进电影院群体,似乎导演很笃定,总有一个能戳中影迷的心。
导演和编剧很懂观众。
第三点:对于女性观众的精准把握
在前面我提到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和《前任3》,两部影片能最终获得不错的票房反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女性观众的青睐。
女性观影一般都很感性,评分对她们影响力向来不高。这类情感类影片经历经历一番营销之后,吸引了足够的女性观众走向影院,就很容易走向成功。
另外,宠物这条故事线也是《宠爱》的一大卖点,萌宠们迎合了观众们的“幼体滞留”心理,给宠物们加上了“喜怒哀乐”赋予了与人类完全相同的情感,虽然在逻辑上有些粗糙但是极大提高了影片的共情力。
例如钟楚曦饰演的空姐的这条故事线。宠物豪七总是执着的在小两口“羞羞”的时候冲向陈伟霆饰演的丈夫,因为它和主人一起长大,保护主人已经成了习惯。
本来是一个极简单的故事,结果因为豪七被赋予了和人一样的偏执而打动了很多人,收获了很多眼泪。
影片同时迎合女性视角进行了“造梦”。
初中生可以在所有人面前表达自己懵懂的感情;社会愣头青的家里可以摆满了二次元手办;小康之家不会为房子和生计发愁,一心造人;黄金单身汉会住在一个巨大的独栋别墅中;孤独的老男人早已财务自由唯一缺乏的只有亲情。
所有人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美”得有些虚幻的世界中,仿佛在影片的世界中只剩下了那些简单的情绪的传递。
——–
《宠爱》这部影片给了我一次关于电影的新的思考契机,商业和高分就是实实在在的两个维度,两者兼顾当然最好。
《宠爱》在品质上离优秀还有些差距,但是作为娱乐电影我是推荐的。本来该片就是想做成一个节庆日子,让观众“暖哭”的情绪向电影,并在片尾埋下了新年祝福的彩蛋,像是一个大型晚会。
好莱坞特效大片能给我带去视听震撼,这种相对小成本的影片能给我们带去心灵上的小震颤,体验是相似的。
我很欣赏《宠爱》。当然,我更期待以后能在院线看到,小成本且可以兼具艺术性和娱乐性的合家欢节日电影。
参考资料:
《宠爱》的三个正确选择 河豚影视档案质量平平的《宠爱》怎么就爆了 澎湃新闻